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1946伟德国际始于英国娱乐场>基层卫生 > 基层风采

因人制宜 家医服务更有温度

日期: 2023-05-08
字体:

“我们的目标是让家庭医生成为居民日常里的医生、大病时的参谋、重病时的亲人,当好辖区居民健康守门人,切实让居民享受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近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主任李纲对记者说。
  歌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有70年历史的一级医疗机构,下辖1个服务站、1所村卫生室,现有职工96人,服务辖区5万余居民。中心所在的歌乐山街道系城乡接合部,地域宽广、交通不便,家医团队只能靠一双脚“跑”,一旦联系不上居民,还得去田间地头“偶遇”。
  为了让辖区居民都能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歌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特色家医团队,通过广泛征集群众需求,将原来按科室组建的5支家医团队重新优化,组成6支全科家庭医生团队和1支专科家医团队。同时,家医团队改“坐等签约”为主动上门服务,主动出击,应签必签。家医受益者现身说法,让更多群众了解家医签约服务带来的便利。截至2023年2月,中心共签约15960人,全人群签约率达30.4%,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4%。
  “您看,这是张医生的名片,上面有他的电话,我们一家5口都签了约,建了健康档案。现在我们有什么健康方面的问题,直接打张医生的电话,很方便。特别是去年12月,我们一家都新冠阳性,不知道该怎么办。打通张医生的电话后,他耐心地教我们用药、饮食、消毒等事项,还帮我们协调了药品,真的很感动。”居民李叔叔说。
  如何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实现“签而有约”?李纲说:“中心优化对签约对象的管理,针对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根据辖区养老机构多的特点,将原有全人群签约方式,调整为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贫困家庭、孕产妇及新生儿为签约重点的新模式,采取连续考核和主动服务模式,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
  同时,中心还根据人群分类,建立16个家医微信群,服务患者8000余人,实现“看病就医不止于医院、服务不止于家中、上班不止于8小时”的24小时“线上+线下”即时服务。中心还建立了家庭医生工作诊室与家医中医诊室,每天保证1名中医师、1名团队医生与1名公卫人员坐诊,为居民提供面对面健康指导与服务,提高群众对家医工作的信任度。家医团队采集不同人群需求,在传统家庭医生签约普惠包基础上,制定12类个性化特色服务包,筛选最具吸引力、应用价值高的服务项目,涉及盆底肌康复治疗、小针刀、中药贴敷、关节错缝术等38项诊疗项目,以服务项目体现个性化。
  据了解,新冠疫情期间,辖区散居老人及40余家养老院老人外出就医困难,家医与各村社、养老院保持24小时紧密联系,上门采集核酸42.5万人次,接种疫苗2万余人次,提供互联网接诊32人次,代购送药236人次,上门看诊380人次,转诊上级医院172人,初筛分诊810人次,安排住院29人次。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为老年人送上健康包13448份。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