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0333号提案的复函
蔡志民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临床病理联合体建设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成立“重庆市临床病理联合体”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病理诊断在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地位,病理诊断对许多疾病的确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建设病理诊断中心和重庆市临床病理联合体开展远程会诊对于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化、同质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要的作用。重庆市地处西部,临床病理发展条件和诊断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截至目前,我市医学检验、病理专业全市注册执业医师448人,助理医师93人。医师所在地域分布不均,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病理技术水平普遍薄弱,亟需通过通过平台设置和优质医疗资源引领进行全行业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一、鼓励建设重庆市病理诊断中心
(一)完善《重庆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病理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属于单独设置的医疗机构,为独立法人单位,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
(二)将建成的病理诊断中心统一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质控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医疗机构与病理诊断中心间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病理诊断中心应当与三级医院病理科建立协作关系,通过信息化平台、远程会诊等形式,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保证病理诊断质量。
(三)鼓励病理诊断中心向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与服务模式。对拟开办集团化、连锁化病理诊断中心的申请主体,可以优先设置审批。
二、引导成立重庆市临床病理联合体
(一)成立专科联盟。以临床病理技术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充分发挥医学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网络的作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补位发展模式,提升诊断能力。
(二)成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由病理诊断中心或者病理技术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向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