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34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19-08-30
字体:

  渝卫函〔2019〕293号

  黎华名委员:

  感谢您对安宁疗护服务事业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安宁疗护”服务事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发展安宁疗护服务事业既是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有利于节约医疗支出,提高医疗资源效率。市卫生健康委非常重视安宁疗护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统筹谋划,积极推进。

  一、建立完善发展安宁疗护服务的相关政策

  (一)将安宁疗护纳入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印发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5〕180号)和《重庆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强调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护理、康复医疗机构,明确“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新增59家安宁疗护中心。

  (二)加大财政预算投入。市财政局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每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均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0%以上,并逐年提高对民生的保障水平。一方面结合现有财力,积极研究探索包括临终关怀在内的民生新领域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先行先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

  (三)完善医保政策支持。积极支持综合医院、养老院开设临终关怀病区或病房,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医疗机构,按照《关于印发重庆市医疗保险服务就医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人社发〔2012〕23号)的要求,及时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对开展临终关怀特色的专科医疗机构给予重点扶持。

  (四)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孵化基地等措施,加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力度。自2011年起,全市共投入1000余万元立项60个相关的市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立志愿服务组织240余家。依托社区社会工作室就地为社区居民开展生活照顾、精神慰藉、情绪疏导、危机干预、关系调适、资源链接、临终关怀、哀伤辅导等专业服务;在福利院、乡镇敬老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内设置专业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专人为服务对象提供照料护理、精神慰藉、生命教育等专业服务,有力推进临终关怀社会体系建设。

  二、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和能力

  (一)开展安宁疗护质量控制管理。依托市级和区县医疗、精神、康复、老年病、专科护理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立专科联盟,从病情评估、操作标准、安全用药、服务规范等方面制定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指导各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制定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升全市安宁疗护质量水平。

  (二)探索多学科诊疗模式。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抓手,积极推进国家多学科诊疗试点和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试点,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全方位照护。

  (三)强化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把安宁疗护服务的相关内容纳入在校医护学生的培养、继续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护理职业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等院校分别设置护理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死亡教育、临终关怀等相关人文课程,将临终关怀的人才教育、培养、培训与临床医学类人才培养同步进行。

  (四)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把安宁疗护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纳入全市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大培训、大演练、大比武内容,同时,通过专题培训、教学查房、学术讲座、适宜技术推广、人员进修等方式,提升全市安宁疗护医疗服务能力。各大医院将临终关怀等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见习医生规范化培训范围,部分医院设立临终关怀病房,对临终病患实施特殊照护。

  (五)推进临终关怀研究、交流和科研平台建设。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重庆峰会”为平台,每年召开学术交流会议。突出医疗卫生机构科技资源聚集的平台作用,通过打造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区域医学重点学科等措施,激发各类主体对安宁疗护服务的创新活力。

  三、加强安宁疗护事业的相关宣传

  按照《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指导各安宁疗护医疗机构开展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在诊疗实践中,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引导其积极面对和接受疾病状况,让其保持乐观顺应的态度度过生命终期,并及时有效的帮助患者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利用国际社工日、国际志愿者日、重庆志愿者日、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各类专业培训机会,开展生命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传递临终关怀志愿精神,逐步扩大全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认识。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按照您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健康中国重庆实践,积极支持促进安宁疗护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服务。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4月22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