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卫函〔2022〕426号
薛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医美行业”常态监管的建议》(第0858号)收悉,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经与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市金融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医美行业监管的总体情况
(一)强化部门联合专项执法。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网信、公安、教育、商务、海关、市场监管、药监等8部门建立了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协调工作机制,并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在2021年的专项行动中,全市共计查处非法医疗美容、非法医疗广告、非法制售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等案件162件,罚没款2600余万元,对医疗美容行业进行深入清理整治。
(二)强化非法医美监督执法。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的巡查优势,加强生活美容场所等无证行医多发地点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非法医疗美容的违法线索。近三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共计查处非法医疗美容等无证行医违法案件1474件,罚没款2652.86万元,移送司法机关41件,切实维护医疗市场的良好秩序。
(三)强化医美广告监督检查。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了重庆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门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将医疗美容广告整治纳入重点内容。2021年,共计监测医疗美容广告2.4万余条次,查处虚假违法医疗美容广告案件22件,在媒体上曝光典型案件2件,切实加大虚假违法医美广告的打击力度。
(四)强化医美“消费贷”治理。市金融监管局连续三年将校园借贷纳入监管工作要点,严禁以任何形式开展校园借贷业务。同时,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昆仑”行动,严打医美“套路贷”、销售假药等犯罪行为,保持了严惩违法的高压态势。
(五)强化科学就医宣传引导。加强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的宣传报道,加大对典型案件的剖析和曝光力度,通过“重庆卫生健康监督”微信公众号曝光《无针注射变“减肥神器”?爱美人士请一定擦亮眼睛!》等非法医美典型案例,引导群众谨慎选择,慎重择医、科学就医。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加大哨点巡查”等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将吸纳委员提案,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协管开展打击无证行医日常巡查工作制度,针对可能发生非法医疗美容的场所进行巡查,特别是加强背街小巷、小区、居民楼等区域的重点巡查,及时发现非法医疗美容等违法线索。针对非法医疗美容广告,市市场监管局在继续做好媒体广告监测的情况下,将继续强化部门协作,加大医疗美容广告整治力度。今年,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的统一部署,将医疗美容领域作为重点,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医疗美容广告。
(二)关于“监管与处罚并重”的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将吸纳委员提案,持续加大执法力度。我们将扎实开展日常监督,实现生活美容机构等公共场所的全覆盖检查,并按照《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同时,针对重点领域及时开展专项整治。2022年,市卫生健康委已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卫生监督蓝盾专项行动”的通知》,3—11月,全市集中严打非法医疗美容等无证行医行为。今年,还将继续开展“你点名、我监督”交叉执法,对群众重点关注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突击检查,切实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三)关于“重视投诉举报信息”的建议。目前,市卫生健康委建立了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群众发现无证行医的违法行为,可通过12345进行举报,也可直接向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者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进行举报。我们将吸纳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群众的投诉举报,从投诉举报中深挖细查非法医疗美容全链条的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落实投诉举报制度,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有落实”。
(四)关于“重点管控源头药械”的建议。市药监局将进一步加强“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采取日常监管、专项整治、飞行检查、监督抽查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五)关于“遏制医美贷”的建议。市金融监管局将严格禁止地方金融组织向在校大学生等群体发放借贷,并加强线上线下风险监测预警,及时掌握有关线索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市公安局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抓好“昆仑”专项行动,严打“套路贷”等犯罪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同,切实加强医疗美容市场监管,持续高压惩治医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