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卫函〔2022〕392号
骆文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三甲医院成立或恢复儿科的提案》(第1095号)提案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儿科医疗资源基本情况
我委始终高度重视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做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全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得到一定扭转。目前,全市设有儿科专业的医疗机构达1870家,儿童医院8家,儿科专业医师4480人。全市41家三甲医院中,4家部队医院开设儿科门诊及住院病房,9家委属委管医院开设儿科门诊(其中5家委属委管医院开设儿科住院病房),24家区县三甲医院开设了儿科门诊及住院病房。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儿童健康事业发展工作要求,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卫医发﹝2016﹞7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提升儿童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与服务质量,促进儿科专业建设发展。
(一)加强儿科队伍建设。优化儿科医师招考,在儿科专业执业医师考试中,为考生设置20分专业知识加试科目,并将成绩计入执业医师考试总成绩。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儿科医生培养培训和执业注册工作的通知》(渝卫发〔2020〕29号)、《关于开展2021年度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着力解决儿科医师不足问题。2021年,全市51名考生通过儿科执业医师考试,208名医师通过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全市儿科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8名,完成0.69名的国家目标。
(二)提升儿科服务能力。依托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成功创建西部儿科发展联盟,带动成员单位提升儿科诊疗水平,培养儿科人才。在此基础上,儿童医院于2020年成功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区),并进一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提高区域内儿童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促进区域间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截至2021年,联盟成员医院共190家,其中重庆市内54家,区域外省市136家,实现渝、云、贵、川、藏等西南部5省市全覆盖和中西部13省市(还包括甘、青、新、宁、陕、鄂、琼、桂)的全覆盖。同时,全市积极开展儿科临床重点专科培育,截至目前,共成功申报4个儿科相关国家级重点专科,培育15个市级儿科临床重点专科,进一步提升全市儿科服务能力。
(三)强化考核管理。近年来,我委坚持把各区县儿科医生培育情况、委属医院儿科设置情况作为各单位年度考核指标,并在三甲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把儿科设置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对于不达标的医院予以扣分处理,目的也是希望以考促建、以考促改、以考促进,切实加强儿科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改善,但仍有个别三甲医院未按标准完善儿科设置。下一步,我委将继续按照委员的指导要求,对照《实施意见》各项指标和全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最新目标,进一步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强化考核管理,补齐三甲医院儿科发展短板,促进儿科高质量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儿童医疗服务需求。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