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61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3-05-06
字体:

渝卫函〔2023〕395号

刘东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传染性疾病防治能力建设,筑牢人民生命健康第一道防线的建议》(第0615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一)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每个建制乡镇(街道)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有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建立了“农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二)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医共体“三通”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建立了医学影像、心电、检验诊断中心,38个区县建立基层医疗卫生发展资金池,累计筹资17.2亿元。全面推进“县聘乡用”改革,2022年,全市派出“县聘乡用”人员994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882名,让群众就近能享受区县级专家服务。

(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22年底,全市创建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5个,其中社区医院45个。2022年基层总诊疗人次10782.07万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54.73%,与2021年(52.54%)相比,增加2.19个百分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增加到84元,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分别达229.76万人、77.87万人(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率65.98%,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65.64%)。

(四)传染性疾病防治能力增强。在疫情防控中,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81.24%发热哨点、90 %的疫苗接种、90%的核酸采样,以及疾病流调溯源、社区排查、爱国卫生等基层治理任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关于您提的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在人民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前哨”作用、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面积和相应硬件设施满足传染性疾病诊疗需求、以承包制的方式建立社区与上级医院的紧密联系等建议,对于加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性疾病防治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性。目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存在建设标准不高、医疗设备配置不全、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我们将对标对表国家有关要求,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强化上下医防协同等措施,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防治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

(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十四五”期间,按照“一镇一院、一街道一中心、一村一室”以及建设标准要求,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清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危房和“空白点”,支持全市业务用房面积不足1100㎡的乡镇卫生院和不足14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建设,确保全市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面积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和发展需要,补齐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支持有需求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DR。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的发热诊室(哨点),有条件的建立标准化的发热门诊。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台救护车,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多渠道多形式解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护车配置问题,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二)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档升级。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到2025年,全市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达30%以上。“十四五”期间,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新(迁)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支持区域面积大、常住人口多的区县,根据交通条件和人口分布,选择1—2个甲级乡镇卫生院,以二级综合医院标准,打造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全市拟建成60个。将辖区人口多、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社区医院,全市建成60个。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县聘乡用”,市、区县两级医院专家驻点帮带,专家巡诊,“潮汐式”医疗援助等措施,促进人才下沉,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足问题。“十四五”期间,针对基层发展需要,将增加全科、儿科、口腔科以及中医、精神卫生、康复、临床药师等紧缺人才供给。鼓励并支持区县对本土定向培养医学大专生、组织退休专家下基层,不断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鼓励人员双向流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交叉培训半年以上,可作为其职称晋升重要依据。探索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的公共卫生医师,经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核合格后,申请增加全科医生执业注册。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业务技能。

(四)促进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发展。坚持以市级医院包片区县的形式,提升区县级医院学科建设、业务水平。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组建多学科跨区域专科联盟,以专科协作为纽带,采取跨区域远程会诊、专家驻点帮带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医共体“三通”改革,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全面建设开放共享的远程影像、心电、检验等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区县诊断”,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享受区县级专家服务。支持将公共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进区县域医防管理、队伍、服务、绩效、信息五融合。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到2025年,力争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都能开展在线问诊、电子处方、用药咨询、诊后随访等医疗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新时代“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细化实化改革措施,筑牢卫生健康“网底”,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4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