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880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4-05-30
字体:

渝卫函〔2024〕405号

彭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我市老年人防跌倒干预工作的建议》(第0880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体育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系列战略部署,围绕构建老年健康支撑体系,营造老年友好环境,持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

(一)强化监测与风险评估。1999年,重庆市启动死因监测工作,到2010年,死因监测实现区县全覆盖,充分掌握了老年人跌倒死亡数据。2019–2023年,重庆市先后在8个区县开展老年人跌倒流行特征及跌倒风险评估方法的评价项目,掌握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2005年开展农村伤害哨点监测,2013年增加了城市伤害哨点监测,2023年在全市9个区县开展伤害全人群监测,2024年启动全市医防协同平台,覆盖所有的医疗机构,及时获取伤害发生情况。

(二)增添防跌倒干预措施。开展老年人跌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总结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和风险因素,结合重庆实际,编制《预防老年人跌倒管理活动实施方案》、预防老年人跌倒管理活动工作手册及工具包(预防老年人跌倒宣传折页、科普作品、预防老年人跌倒顺口溜歌曲和动画视频)、预防老年人跌倒培训教材(8套小组活动ppt)、11个预防跌倒运动锻炼小招式、《老年人跌倒相关家居环境危险因素核查表和改造意见》等资料,全面构建老年人跌倒干预体系。

(三)加强防跌倒宣传教育。2023年,累计为1200名65岁以上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和跌倒风险筛查,同时免费提供了1200套防跌倒辅助用具及宣传折页。为各级各类老年人体育教练员、裁判员和指导员开设防跌倒干预培训。加大体育多元功能的宣传,传播体育能有效防治跌倒的观念理念。

(四)推进环境适老化改造。根据《关于做好“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将3.9万余户改造任务分解下达各区县。截至目前,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8万余户,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500余张;建成运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初步形成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截至2023年底,成功创建113个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社区适老化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扩大干预范围。扩大老年人跌倒干预的覆盖区域,持续扩增监测点和干预点,针对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区域,加大监测和干预力度。加大推广老年人防跌倒适宜技术和服务项目,探索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实施老年人防跌倒干预项目,降低致命跌倒的发生率,减少跌倒带来的伤害。

(二)进一步提升适老化水平。将扶手、防滑材料等居家适老化环境建设要求纳入全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和施工图审查要点等技术管理文件;在新建筑的初步设计、施工图中充分体现适老化建设要求;在新建筑的施工环节中,严格把控适老化建设实施过程。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居家高龄、独居、失能保障对象愿改尽改。到2025年,基本建立安全、便捷、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

(三)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全面排查各区县政务领域助老情况,增设专门的服务窗口、服务引导人员,优先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指导各区县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下沉业务办理到街镇及村居。鼓励各级民政部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办理服务,在办事大厅配备轮椅、老花镜、休息座椅等适老化用品。指导各区县民政部门开展业务办理培训,增强工作人员为老服务意识。

(四)进一步加大防跌倒宣传教育。在老年人体育公众号定期推出体育锻炼指导视频,针对当前老年人及其照护者缺乏的预防跌倒的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运动锻炼等情况,制定科学、可行、有效的传播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升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防跌倒意识,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预防跌倒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23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